近日,中国足协公布了第19期裁判评议结果,引发了广大球迷和业内的关注。在近期的比赛中,共有三起错漏判的案例被官方认定。
首先,中甲联赛第17轮的一场比赛,苏州东吴与佛山南狮的对决中,第76分钟时佛山南狮的24号队员疑似在本方罚球区内手球。然而,当值裁判并未对此进行判罚。苏州东吴俱乐部对此表示异议,认为该动作应被视为手球犯规并判罚点球。但经过评议组的仔细研究,认为该队员在争抢球时手臂的扩张属于正常动作和自然反应,且球是意外地弹至其手臂上,因此不构成手球犯规。评议组支持了裁判员的决定。
紧接着,中甲联赛第17轮另一场比赛,南京城市与广西平果的对决中,第87分钟的进球引发了争议。广西平果俱乐部认为对方球员在越位位置触球,应判定进球无效。但评议组经过详细回看比赛录像后认为,攻方队员在头球时并未处于越位位置,且没有证据显示南京城市10号队员触到球。因此,评议组支持了裁判员的决定,认定进球有效。
而在中乙联赛的比赛中,问题接连出现。第20轮兰州陇原竞技与山西崇德荣海的比赛中,山西崇德荣海的36号队员疑似在本方罚球区手球,但裁判未作判罚。评议组经过讨论后认为,该队员的手臂展开导致身体变大,未及时回收躲避球而触球,应视为手球犯规并判罚点球。这起判例中裁判员的决定被认定为错误。
同样是在中乙联赛中,无锡吴钩与长春喜都的对决里,无锡吴钩的30号队员在对方罚球区内与长春喜都29号队员发生争抢后倒地。俱乐部认为这是拉扯抱摔的动作并申请了判罚点球。然而评议组多数成员认为,长春喜都队员的防守动作并非正常争抢位置的动作,而是持续的环抱和拉扯导致对方倒地,应视为拉扯犯规并判罚点球。这也被认定为裁判员的错误判罚。
最后一起案例发生在女超联赛中。女超联赛第11轮河南万仙山女足与广东省女足的对决里,河南队29号队员在对方罚球区内接球时广东队17号队员倒地铲球导致后者倒地。裁判员当时判定了广东队17号的犯规并判罚了点球。但评议组经过分析后认为广东队队员的铲球动作合理且无附加犯规动作,不构成犯规。因此裁判员的这一判罚也被认定为错误。
这些案例的公布和评议结果为中国足球的裁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未来的比赛,期待裁判员们能够更加严谨、公正地执法,为球迷们呈现更加精彩的比赛。
足球录像
- 08月18日 西甲第1轮 西班牙人vs马德里竞技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意杯第1轮 AC米兰vs巴里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意杯第1轮 比萨vs切塞纳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法甲第1轮 南特vs巴黎圣日耳曼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西甲第1轮 毕尔巴鄂竞技vs塞维利亚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意杯第1轮 帕尔马vs佩斯卡拉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8日 意杯第1轮 蒙扎vs弗罗西诺内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7日 法甲第1轮 梅斯vs斯特拉斯堡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7日 法甲第1轮 欧塞尔vs洛里昂 全场录像回放
- 08月17日 法甲第1轮 昂热vs巴黎FC 全场录像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