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篮球资讯

浙江王转会青岛陷僵局,双重身份成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13 00:06:00点击:栏目:篮球资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的冯子涵报道,近期,王奕博的转会事件在体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王奕博,这位具有双重身份的篮球运动员,在转会过程中遭遇了不小的麻烦。据新华社报道,青岛男篮已与其签订了三年的顶薪合同,他也已经现身新东家的夏季联赛替补席。然而,由于他同时拥有俱乐部和地方体育局系统的注册身份,使得他的转会流程变得复杂。

王奕博与浙江队的合同在7月底已经到期。按照CBA的规定,母队拥有优先续约权,同时也要考虑其他俱乐部的报价。他在浙江执行的是B类合同,原本可以续签C类或D类合同。然而,浙江男篮的顶薪名额已满,只能为他提供C类合同报价,而青岛男篮则给出了顶薪合同报价,这使得浙江方面无法匹配。

问题的关键在于,除了作为CBA职业球员的身份外,王奕博还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在编“职工”。这家俱乐部是由稠州银行和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由于他是学校青训培养出来的球员,并且在当地体育局系统也有注册,因此在转会时需要得到俱乐部和地方体育局双方的同意。

尽管青岛男篮只需要向浙江队支付一笔培养费就可以“收编”王奕博,但实际操作却远比这复杂。浙江方面担心在全运年放走王奕博后,他是否还能全力为浙江打全运会。更复杂的是,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同时还是浙江男篮俱乐部的股东,顾及自身利益自然也不愿为球员开具注销证明。目前,王奕博的注销证明所需要的两个盖章,分别来自浙江男篮俱乐部和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都尚未盖章。

尽管王奕博已经向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提交了辞职报告,但辞职申请需要走审批流程。他是否能赶在8月31日CBA新赛季注册截止日前完成审批,获得“自由身”,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一事件本质上是传统的培养、注册机制已无法适应如今中国篮球的职业化、市场化进程的体现。球员、俱乐部、CBA、地方体育系统等多方交织的利益困局,需要时间来慢慢梳理和解决。此事件也再次提醒我们,改革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却是推动中国篮球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内容均为直播吧整理排版,转载请注明出处:浙江王转会青岛陷僵局,双重身份成难题。
首页 足球 篮球 录像 资讯